內容簡介
《統計學的世界》這本書適合當作通識課或統計入門等課程的教科書,它的呈現方式完全不同於一般教科書,讀起來像科普書一般親切、容易懂,所以也非常適合當做修習統計課同學的參考書。
只要想做個不落伍的現代人,這本書就絕對值得你一讀,因為它著重「統計常識」的建立和「統計觀念」的釐清,可以幫助你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對數據的判斷及應用能力。
一般充滿公式及計算的統計教科書如果讓你讀了「無感」的話,不妨試試讀這本。只要你讀時腦袋有開機,我相信你讀過之後必定會有心得。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墨爾David S. Moore
美國普度大學統計學榮譽教授,曾擔任美國統計學會(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會長(1998年)。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學士、康乃爾大學數學博士。獲選為美國統計學會會士、美國數理統計學會(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會士、國際統計學會(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Institute)會士。多年來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擔任機率統計計畫主持人。
墨爾教授近幾年致力統計教學,多年來一直擔任國際統計教育協會理事長,獲得美國數學協會(MAA)的全國大專數學教學傑出獎。
諾茨William I. Notz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統計學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學士、康乃爾大學數學博士。諾茨教授是統計實例及習題電子百科全書(EESEE)的共同作者之一。
諾茨教授的主要研究興趣是實驗設計和電腦實驗,獲選為美國統計學會及國際統計學會的會士,並擔任俄亥俄州立大學統計中心主任、數學暨物理科學學院聯合院長。榮獲俄亥俄州立大學校友傑出教學獎。
譯者介紹
鄭惟厚
台灣大學數學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數學碩士、統計學博士,現任淡江大學數學系教授。
譯有《統計,讓數字說話!》、《毛起來說e》、《看漫畫,學統計》、《統計學的世界》、《機率學的世界》、《別讓統計數字騙了你》(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所著的第一本書《你不能不懂的統計常識》,榮獲第四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創作類銀籤獎,並入圍97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類圖書
目錄
譯者序:統計其實很實用 ◎ 鄭惟厚
寫給教師:統計可以當作通識教育來教
前言:什麼是統計?
統計與你:這本書裡談些什麼?
第二部 整合數據
第10章 好的圖及壞的圖
第11章 用圖形呈現分布
第12章 用數字描述分布
第13章 常態分布
第14章 描述關聯的方法:散布圖和相關係數
第15章 描述關聯:迴歸、預測及因果關係
第16章 消費者物價指數和政府統計
第二部復習
自序/導讀
寫給教師
統計可以當作通識課程來教
《統計學的世界》是一本通識課程的統計書,也就是說,是「非數學系」學生通識教育的一部分。這本書的內容,是從其中一位作者在給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人文學院一、二年級學生開課的經驗中,累積發展出來的。很高興的是其他許多教師也覺得,這本書對各領域的學生都有用,甚至包括哲學系和醫學院的學生。這本第七版,經過了大幅度的修訂,增添了幾個新單元,不過仍維持原來的宗旨:要把統計以不同的面貌呈現給大家,即不把統計當作專業的工具,而是當作受過教育的人應有的知識素養。
統計和通識教育的關係
統計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最不「通識」的學科了。要是有人說統計的好話,多半是在說它的用處。醫療領域的專家必須有統計知識,才能了解醫學研究報告的內容;經理人需要統計,因為大量的數字需要經過有效濃縮,才能看得出所以然;老百姓需要了解統計,才能知道民意調查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數據和機遇無所不在,所以我們的廣告文案可以這樣寫:每個人都用得到統計,甚至因統計而獲利多多。
以上說的是事實。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說,這本書強調「觀念」以及口語化的說明,這樣的介紹方式,對於大多數學生將來的學習,要優於一般以「方法」為主的介紹方式。美國統計學會(ASA)和美國數學協會(MAA)的聯合課程委員會就曾建議,任何統計的入門課程,都應該「強調如何做統計思考」而且內容應該「多一些數據和觀念,少一點公式和推導過程。」這本書就像這項建議所說的,它的內涵符合通識教育的精神,也就是有許多觀念、許多思考,而只有簡單的數據、少少的公式,且沒有任何正規的推導。
應該學習統計觀念的另一個理由是:統計其實屬於通識領域。通識教育強調基本的思維能力,也就是可以應用在各種情境的一般探索方法。傳統的通識學科呈現了這些方法,比如文學和歷史研究、人類社會的政治分析及社會分析、探討大自然的實驗科學,以及數學領域中抽象概念及演繹的力量。統計可歸類於通識領域,因為根據不確定的經驗數據做推論,用的也是類似的一般思維方法。這本書的兩個主題,數據及機遇,普遍存在於日常經驗當中。雖然我們用數學工具來處理數據和機遇問題,但數學提供的觀念,卻不純然是數學上的。事實上心理學家已經提出具說服力的論點,認為若想要加強我們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據或機遇現象做出合理推論的能力,精通正規的數學並沒有多大幫助。
這本書在兩位作者的能力範圍和讀者可接受的限度下,提出的觀點是:統計是一種獨立且基本的思考方法。我們的重點放在統計思考,也有人把這稱為量化素養(quantitative literacy)或數理能力(numeracy)。
本書的特色
統計學的書有的專講理論,有的專講方法,但這本書兩者都不是。《統計學的世界》講的是統計概念、統計推理,還有統計和公共政策、統計和人文科學(包括從醫學到社會學等)的關係。我們加入了許多基本的繪圖及數值技巧,來落實概念,支持推理。學生經由處理數據,可學到怎麼樣來看數據。不過我們可沒有讓技巧超越觀念變成主角。我們打算用口語來教而不是用代數來教,鼓勵討論甚至辯論,而不是只教計算,當然有些計算仍是必需的。而從目錄就可以看得出,本書的涵蓋範圍比傳統的統計教科書廣得多。以通識教育的精神來看,我們寧廣不寧精。
雖然內容不那麼正經八百,但這仍是一本教科書。編排方式是針對有系統的學習,有大量習題,而且許多